細胞污染是細胞培養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它會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下是細胞污染的主要原因和相應的處理方法:
一、細胞污染的原因
1. 操作環境不潔凈
-空氣因素:細胞培養室的空氣質量差是導致污染的常見因素之一。如果沒有安裝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外界空氣中的微生物(如細菌、真菌孢子)就容易進入培養環境。此外,人員頻繁進出培養室、通風系統不完善等也會增加空氣中微生物的含量。
- 臺面和儀器設備:細胞培養操作通常在超凈工作臺中進行,但如果超凈工作臺的濾網長時間未更換、紫外燈殺菌不che底或者操作臺面在使用前未進行充分清潔和消毒,表面殘留的微生物就會污染細胞。另外,培養箱、離心機等儀器設備內部如果沒有定期清潔和消毒,也會成為污染源。
2. 實驗用品污染
- 培養基和試劑:培養基的原材料、配制過程或者儲存條件不當都可能導致污染。例如,使用了過期的試劑、培養基在配制后沒有及時滅菌或者滅菌不che底,就會引入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此外,血清是細胞培養中常用的添加成分,血清來源的動物如果本身攜帶病原體,也會污染培養基。
- 耗材:培養瓶、移液管、離心管等耗材在生產過程中如果沒有經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可能會帶有微生物。或者在使用前,這些耗材沒有進行適當的消毒處理,如高溫滅菌、環氧乙烷滅菌等,也會造成污染。 3. 細胞來源污染
- 從其他實驗室獲取的細胞株如果沒有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可能本身就攜帶微生物或者病毒。另外,在原代細胞分離過程中,如果取材的組織或器官沒有進行che底的消毒處理,也會將外界的污染物引入細胞培養體系。
4. 操作人員操作不當
- 無菌操作意識不足:操作人員沒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范是導致細胞污染的重要人為因素。例如,在打開培養瓶、移液等操作過程中,沒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使微生物有機會進入培養體系;或者操作時雙手沒有進行充分消毒,將手上的細菌或真菌帶入細胞培養環境。
- 交叉污染:在同時處理多種細胞株時,如果沒有更換移液器槍頭、沒有對使用的工具(如鑷子、剪刀)進行充分消毒,可能會導致細胞株之間的交叉污染,使一種細胞株中的微生物傳播到另一種細胞株中。
二、細胞污染的處理方法
1. 細菌污染處理
- 觀察和判斷:細菌污染通常比較容易觀察到,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細胞培養液變渾濁,有大量的細菌在游動。污染的細胞形態可能會發生改變,如細胞腫脹、破裂等。
- 處理措施:一旦發現細菌污染,最hao的做法是立即丟棄受污染的細胞和培養基,以防止細菌傳播到其他培養細胞。如果細胞非常珍貴,可以嘗試使用抗生素進行處理,但成功率較低。首先要確定污染的細菌種類,通過革蘭氏染色等方法初步判斷是革蘭氏陽性菌還是革蘭氏陰性菌,然后選擇針對性的抗生素。例如,對于革蘭氏陽性菌,可以使用青霉素、鏈霉素等;對于革蘭氏陰性菌,可以使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將抗生素加入到新鮮的培養基中,按照合適的濃度(一般根據抗生素的說明書和經驗確定)和細胞一起培養,觀察細胞狀態是否有所改善。
2. 真菌污染處理
- 觀察和判斷:真菌污染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絲狀的菌絲或者圓形的酵母菌。受污染的培養瓶內表面可能會出現白色、黑色或綠色的菌斑,培養基也可能會變色。
- 處理措施:和細菌污染類似,一般建議直接丟棄受污染的細胞和培養基。如果要嘗試挽救,可使用抗真菌藥物,如兩性霉素B、氟康唑等。將藥物加入到新鮮培養基中,不過真菌污染比細菌污染更難處理,挽救成功的概率較低。
3. 支原體污染處理
- 觀察和判斷:支原體污染比較難以察覺,因為支原體體積很小,在普通顯微鏡下不容易觀察到。但是支原體污染會影響細胞的生長、代謝和基因表達等。可以通過專門的支原體檢測試劑盒(如PCR檢測試劑盒、熒光染色檢測試劑盒等)來確定是否存在支原體污染。
- 處理措施:如果檢測到支原體污染,有幾種處理方法。一種是使用抗生素,如環丙沙星、強力霉素等,將其加入培養基中處理一段時間。另一種是采用物理方法,如將細胞在無抗生素的培養基中培養數代,然后反復凍融細胞,使支原體失去活性。還可以使用專門的支原體清除試劑來處理細胞。
4. 交叉污染處理
- 觀察和判斷:如果細胞形態、生長特性等突然發生改變,或者在進行基因表達分析等實驗時發現細胞的基因特征與預期不符,就可能存在交叉污染。
- 處理措施:如果懷疑有交叉污染,首先要停止細胞的使用,然后通過細胞鑒定技術(如短串聯重復序列(STR)分析、染色體核型分析等)來確定細胞的真實身份。如果確實發生了交叉污染,最好重新獲取正確的細胞株進行培養。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