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麥抗病基因抑制消減雜交表達譜的研究過程和重要發現。通過抑制消減雜交技術,構建了小麥抗病相關基因的表達譜文庫,從中篩選出大量差異表達基因。對這些基因的功能分析和表達模式研究,為深入理解小麥抗病機制提供了關鍵線索,同時也為小麥抗病育種和病害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論依據。
一、引言
小麥作為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和品質受到各種病害的嚴重威脅。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小麥自身發展出了復雜的抗病防御系統。然而,要全面解析小麥的抗病機制,需要深入了解在病原菌侵染過程中,小麥基因表達的動態變化。抑制消減雜交(SSH)技術為研究這種差異表達基因提供了一種強大的手段。通過構建在抗病和感病狀態下小麥基因表達的消減文庫,我們能夠挖掘出那些在抗病反應中起關鍵作用的基因,這對于揭示小麥抗病的分子基礎和培育抗病品種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材料與方法
(一)植物材料與病原菌處理
小麥品種選擇
選用對特定病原菌具有不同抗性水平(抗病和感病)的小麥品種作為實驗材料。這些品種在前期的田間試驗和實驗室接種鑒定中已明確其抗性特征。
病原菌接種與樣本采集
將病原菌(如小麥條銹菌、白粉菌等)按照標準的接種方法接種到小麥幼苗上。對于條銹菌,采用孢子懸浮液噴霧接種;對于白粉菌,通過抖落白粉病菌孢子于小麥葉片表面進行接種。接種后,在特定的環境條件(溫度、濕度、光照等模擬自然發病環境)下培養。分別在接種后的不同時間點(如 6 小時、12 小時、24 小時、48 小時、72 小時等)采集小麥葉片組織,同時設置未接種的對照樣本。采集的組織立即用液氮速凍,并保存于 - 80℃冰箱用于后續實驗。
(二)RNA 提取與質量檢測
總 RNA 提取
使用高質量的 RNA 提取試劑盒(如 TRIzol 試劑等)從采集的小麥葉片樣本中提取總 RNA。提取過程中,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包括組織研磨、裂解、相分離、RNA 沉淀和洗滌等步驟,以確保獲得高質量、無 DNA 污染的總 RNA。
RNA 質量檢測
采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 RNA 的完整性,觀察 28S 和 18S rRNA 條帶的清晰度和比例。同時,使用分光光度計檢測 RNA 的濃度和純度,要求 A260/A280 比值在 1.8 - 2.0 之間,以保證 RNA 的質量符合后續實驗要求。
(三)抑制消減雜交(SSH)文庫構建
雙鏈 cDNA 合成
以提取的總 RNA 為模板,使用反轉錄酶合成第一鏈 cDNA。然后,在特定的反應體系中合成第二鏈 cDNA。在雙鏈 cDNA 合成過程中,加入適量的引物和緩沖液,確保反應條件的準確性,如溫度、時間等。
抑制消減雜交反應
將抗病和感病樣本的雙鏈 cDNA 分別作為 tester 和 driver。首先,對 tester cDNA 進行酶切處理,產生粘性末端。然后,將 tester 和 driver cDNA 進行兩輪雜交。在雜交過程中,利用抑制消減雜交技術的原理,使差異表達基因在雜交過程中得到富集。具體而言,通過設計特定的引物和接頭,使得只有在 tester 中特異表達或高表達的基因片段能夠在后續的 PCR 擴增中得到有效擴增,而共同表達的基因則被抑制。
消減文庫構建與克隆篩選
經過雜交和 PCR 擴增后,將獲得的差異表達基因片段與合適的載體(如 pGEM - T Easy 載體等)連接,并轉化到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中。通過藍白斑篩選等方法,挑選出含有插入片段的陽性克隆,構建 SSH 文庫。
(四)差異表達基因篩選與鑒定
菌落 PCR 鑒定
從構建的 SSH 文庫中隨機挑選菌落,進行 PCR 擴增。使用載體特異性引物,擴增插入的基因片段。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 PCR 產物的大小,初步判斷插入片段的長度和多樣性。
斑點雜交與 Northern 雜交
對菌落 PCR 鑒定有差異的克隆進行斑點雜交和 Northern 雜交進一步驗證。在斑點雜交中,將 PCR 產物點樣于尼龍膜上,與標記的探針(如從抗病和感病樣本中提取的 cDNA 探針)進行雜交,檢測基因的差異表達情況。Northern 雜交則是將總 RNA 進行電泳后轉膜,再與標記的基因探針雜交,從 RNA 水平更準確地確定基因的表達差異。
序列測定與生物信息學分析
對經過驗證的差異表達基因克隆進行序列測定。將獲得的序列在公共數據庫(如 NCBI 的 GenBank、Swiss - Prot 等)中進行同源性搜索和比對,確定基因的種類和可能的功能。同時,利用生物信息學工具分析基因的結構、啟動子區域、保守結構域等信息,預測基因在小麥抗病過程中的作用機制。
三、結果
(一)RNA 提取質量
成功從接種病原菌和未接種的小麥葉片中提取了高質量的總 RNA,瓊脂糖凝膠電泳顯示 28S 和 18S rRNA 條帶清晰,比例正常,分光光度計檢測 A260/A280 比值符合要求,為后續實驗提供了良好的起始材料。
(二)SSH 文庫構建與分析
構建的 SSH 文庫包含了大量的克隆,菌落 PCR 結果顯示插入片段大小在一定范圍內分布,表明文庫具有較好的多樣性。經過斑點雜交和 Northern 雜交驗證,篩選出了一批在抗病和感病小麥樣本中差異表達顯著的基因。
(三)差異表達基因鑒定與功能分析
通過序列測定和生物信息學分析,鑒定出了多種類型的差異表達基因。其中包括與植物防御反應直接相關的基因,如病程相關蛋白基因(PR 基因),包括幾丁質酶基因、β - 1,3 - 葡聚糖酶基因等,這些基因在抗病小麥中表達上調,可能參與了對病原菌細胞壁的降解。還有一些與信號轉導相關的基因,如 MAPK 激酶基因、鈣調蛋白基因等,它們在病原菌侵染后可能參與了細胞內的信號傳遞,啟動抗病防御反應。此外,發現了部分轉錄因子基因,如 WRKY 轉錄因子、MYB 轉錄因子等,這些轉錄因子可能調控了一系列抗病相關基因的表達。
四、討論
(一)SSH 技術在小麥抗病研究中的優勢與局限性
抑制消減雜交技術在本研究中有效地富集了差異表達基因,使我們能夠從復雜的小麥基因表達體系中篩選出與抗病相關的基因。然而,該技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SSH 可能會遺漏一些低豐度但在抗病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而且對于一些基因家族成員可能無法準確區分。在后續研究中,可以結合其他基因表達分析技術,如 RNA - seq,進一步完善對小麥抗病基因表達譜的研究。
(二)差異表達基因在小麥抗病機制中的作用
所鑒定出的病程相關蛋白基因在植物防御反應中的作用已經有較多研究,它們通過降解病原菌細胞壁成分,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和侵染。信號轉導相關基因的變化表明小麥在感知病原菌侵染后,能夠迅速啟動細胞內的信號級聯反應,激活防御相關基因的表達。轉錄因子基因的差異表達則提示了在小麥抗病過程中存在復雜的基因調控網絡,這些轉錄因子可能通過結合到抗病相關基因的啟動子區域,調控它們的轉錄水平。
(三)對小麥抗病育種的啟示
本研究結果為小麥抗病育種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資源和理論依據。可以利用現代分子育種技術,如基因編輯技術,對鑒定出的關鍵抗病基因進行編輯和改造,培育出具有更強抗病能力的小麥新品種。同時,通過對基因表達調控網絡的深入理解,可以設計更合理的育種策略,提高育種效率。
五、結論
通過抑制消減雜交技術構建小麥抗病基因表達譜文庫,我們成功篩選并鑒定出了一系列在小麥抗病過程中差異表達的基因。這些基因涉及防御反應、信號轉導和基因調控等多個方面,為深入理解小麥抗病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本研究結果對于小麥抗病育種和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為保障小麥產量和品質奠定了分子生物學基礎。同時,也為進一步研究植物 - 病原菌互作機制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未來的研究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索這些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完善小麥抗病的分子機制模型。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