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材料的導熱性能測試方法眾多,大體可分為穩(wěn)態(tài)法與瞬態(tài)法兩大類。其中穩(wěn)態(tài)法(包括熱流法、保護熱流法、熱板法等)根據(jù)Fourier方程直接測量導熱系數(shù),但溫度范圍與導熱系數(shù)范圍較窄,主要適用于在中等溫度下測量中低導熱系數(shù)材料。瞬態(tài)法則應用范圍較為寬廣,尤其適合于高導熱系數(shù)材料以及高溫下的測試,其中發(fā)展快、具代表性、得到熱物理學界普遍承認的方法是閃光法(Flash Method,有時也稱為激光法,激光閃射法)。
閃光法所要求的樣品尺寸較小,測量范圍寬廣,可測量除絕熱材料以外的絕大部分材料,特別適合于中高導熱系數(shù)材料的測量。除常規(guī)的固體片狀材料測試外,通過使用合適的夾具或樣品容器并選用合適的熱學計算模型,還可測量諸如液體、粉末、纖維、薄膜、熔融金屬、基體上的涂層、多層復合材料、各向異性材料等特殊樣品的熱傳導性能。
閃光法相關測量標準:
ASTM E-1461: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hermal Diffusivity of Solids by the Flash Method
DIN EN 821
DIN 30905
二、原理
閃光法直接測量的是材料的熱擴散系數(shù),其基本原理示意如下:
圖中在一定的設定溫度T(由爐體控制的恒溫條件)下,由激光源或閃光氙燈在瞬間發(fā)射一束光脈沖,均勻照射在樣品下表面,使其表層吸收光能后溫度瞬時升高,并作為熱端將能量以一維熱傳導方式向冷端(上表面)傳播。使用紅外檢測器連續(xù)測量樣品上表面中心部位的相應溫升過程,得到類似于下圖的溫度(檢測器信號)升高對時間的關系曲線:
在理想情況下,光脈沖寬度接近于無限小,熱量在樣品內部的傳導過程為理想的由下表面至上表面的一維傳熱、不存在橫向熱流,外部測量環(huán)境則為理想的絕熱條件、不存在熱損耗(此時樣品上表面溫度升高至圖中的頂點后將保持恒定的水平線),則通過計量圖中所示的半升溫時間t50(定義為在接受光脈沖照射后樣品上表面溫度(檢測器信號)升高到大值的一半所需的時間,或稱t1/2),由下式:
α= 0.1388 * d2 / t50 (d: 樣品的厚度)
即可得到樣品在溫度T下的熱擴散系數(shù)α。
對于實際測量過程中對理想條件的任何偏離(如邊界熱損耗、樣品表面與徑向的輻射散熱、邊界條件或非均勻照射導致的徑向熱流、樣品透明/半透明而表面涂覆不夠致密導致的部分光能量透射或深層吸收、t50很短導致光脈沖寬度不可忽略等),需使用適當?shù)臄?shù)學模型進行計算修正。
由于導熱系數(shù)(熱導率)與熱擴散系數(shù)存在著如下的換算關系:
λ(T) = α(T) * Cp (T) * ρ(T)
在已知溫度T下的熱擴散系數(shù)α、比熱Cp與密度ρ的情況下便可計算得到導熱系數(shù)。其中密度一般在室溫下測量,其隨溫度的變化可使用材料的線膨脹系數(shù)表進行修正(同時修正樣品厚度隨溫度的變化),在測量溫度不太高、樣品尺寸變化不太大的情況下也可近似認為不變。比熱可使用文獻值、可使用差示掃描量熱法(DSC)等其他方法測量,也可在閃光法儀器中使用比較法與熱擴散系數(shù)同時測量得到。對于比較法的原理簡述如下:
使用一個與樣品截面形狀相同、厚度相近、熱物性相近、表面結構(光滑程度)相同且比熱值已知的參比標樣(以下簡寫為std),與待測樣品(以下簡寫為sam)同時進行表面涂覆(確保與樣品具有相同的光能吸收比與紅外發(fā)射率),并依次進行測量,在理想的絕熱條件下,得到如下的兩條測試曲線:
標樣曲線 | 待測樣品曲線 |
此時根據(jù)比熱定義:
Cp = Q / △T * m (Q:樣品吸收的能量;△T:樣品吸收能量后的溫升;m:樣品質量)
則:
Cpsam / Cpstd = (Qsam / △Tsam * msam) /(Qstd / △Tstd * mstd)
在光源照射能量相同、樣品與標樣下表面吸收面積與吸收比相同的情況下,Qsam = Qstd;在環(huán)境溫度一定、樣品與標樣上表面檢測面積一致、紅外發(fā)射比相同的情況下△T與△U的換算因子固定,可將上式中的△T用檢測器信號差值△U代替,則上式可轉換為:
Cpsam / Cpstd =(△Ustd * mstd)/(△Usam * msam)
其中Cpstd、mstd、msam均為已知,△U(△T)在理想絕熱條件下為不隨時間而變的確定值,可由上圖的曲線水平段直接讀到。則:
Cpsam = Cpstd *(△Ustd * mstd)/(△Usam * msam)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實際的測試條件均偏離絕熱條件,樣品受照射后在升溫過程中即同時伴隨著熱損耗,由此非但△T(△U)在達到大值后不能保持水平穩(wěn)定,即使是△T~t實測曲線上的高點△Tmeas亦與絕熱條件下的△Tadiabatic有一定偏差。如下圖所示:
因此在進行比熱計算前,需對△Tmeas進行熱損耗修正,使用修正后的△Tcorr進行比熱計算。(該修正在Netzsch LFA Proteus軟件中已包含在熱擴散系數(shù)計算步驟中)
另外,若對標樣與樣品測試所使用的光脈沖能量不同,需在上面的計算式的Q一項中引入相應的比例系數(shù);若信號放大倍數(shù)不同還須在△U一項中引入比例系數(shù),此為具體技術枝節(jié),相應換算由軟件自動完成,此處不再贅述。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