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捷倫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陳亮: 中國生物經濟新一輪的大潮涌動,安捷倫準備好了
【化工儀器網 廠商報道】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生物時代,隨著“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公布,中國的生物經濟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后疫情時代全社會對生物技術的重視和投入也日益提升。作為一家在生物技術有著長期投入,具有全球領先技術的企業,安捷倫在中國始終扮演著引領行業發展、助力中國創新的角色。
安捷倫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陳亮
2022年5月,安捷倫中國迎來了新的掌舵者。安捷倫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陳亮表示:“安捷倫將持續加強在中國的戰略布局,秉承‘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全力推動中國的高質量發展。”
生物世紀充滿機遇
從全人類的發展視角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正日漸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引擎。過往二十年里,一系列技術突破為學科和產業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得益于精準醫學和細胞治療等前沿領域的突破,人類能夠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和治療疾病。物理科學等其他學科的能力也正逐步開始應用到這一領域,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研究視角、方式和能力有了日新月異的發展。當下,我們正處于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起點,而生物科學是其中創新最快的領域之一,學界和業界都在積極推動技術創新真正造福人類社會。
2022年是中國生物科技產業發展的新起點,今年5月,國家發布了“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這是國內首部生物經濟5年規劃。創新驅動發展,國家在重點領域實施專門的重點研發計劃,加大基礎研究的投入的同時,還推動科技和產學研用模式的全面創新。在產業應用層面,國內的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正由傳統的制藥、醫療等大健康領域逐漸擴展到社會經濟的更多領域。可以說,在中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正迎來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過去幾年里,新冠疫情給全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巨大挑戰,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切實擔負起了人類對抗疫病、保衛生命健康的堅實后盾角色。在這場巨大的危機面前,不少國家和地區已經認識到生物技術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紛紛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投入。在可預見的后疫情時代,生物技術和生物醫療產業必將繼續擔當捍衛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使命,對生物技術投入和重視將成為國家間的共識。
在新的歷史節點,國內外業界同仁高度關注當下生物技術領域里的新趨勢和變革,安捷倫也像此前十五年一樣,舉辦“安捷倫科技節”,來見證中國生物科技創新的歷程。10月18日“2022安捷倫科技節暨未來生物發展論壇”如期召開,國內外科技人員共聚一堂,共話產業未來。
出席本屆科技節的領導嘉賓剪影
安捷倫已取得驕人業績
安捷倫在中國的業務分布廣泛,在傳統應用市場深耕多年后,伴隨著十四五規劃對于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安捷倫已經積極投入到高潛力與高增長領域。
陳亮介紹,本著客戶為先,全面覆蓋,全力支持的發展戰略,安捷倫在生物制藥、合成生物學和組學等諸多領域全面投入,集成全球前沿技術人才和解決方案,從科研、產業的角度與中國的學術專家和行業領袖緊密合作,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陳亮認為,生命科學解決方案的能力建設是過去5年最重要的戰略舉措之一。企業圍繞全產業鏈來部署資源,擴大優勢:安捷倫對上游產業等布局包括,在全球范圍加快對于基因,病理與細胞分析的業務的研發與并購;在研發和生產領域,通過對艾森生物的并購,極大地拓展了中國本土的生命科學產品研發與制造能力,填補了本土臨床產品的空白。而面向產業下游,針對中國飛速增長的生物制藥,生物農業,合成生物學等領域,快速開發整合已有解決方案,滿足本土客戶需求;同時,積極拓展伙伴網絡,通過靈活的合作模式,實現對于新興領域的快速推進,例如與臨床合作伙伴共同提供體外診斷的方案和系統。
過去幾年中,安捷倫大學合作項目也取得了深入的進步,至今在中國頒發了6位安捷倫全球意見領袖獎項,并累計資助15位青年科學家的大學研究項目。2021年,安捷倫還在全國與客戶合作建立了超過10家新的聯合創新實驗室,繼續踐行安捷倫的理念,打造差異化以及有質量的合作,推動基礎研究的進步。2022年,安捷倫持續與更多全國客戶建立合作。
安捷倫已扎根中國發展十五年,中國一直是安捷倫最重要的市場之一。2022財年,安捷倫大中華區的銷售總額已經超過全球的20%,并保持繼續增長的勢頭。經過多年的技術進步和市場增長,安捷倫在以生物科技、生命科學為核心的業務驅動下,在環境、食品、材料和化工等領域都取得了全面的進步,這些產業都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發展重點。
正如安捷倫總裁兼CEO Mike McMullen表示,“我們對中國的長期增長富有信心,因為安捷倫與中國國家層面的發展規劃完美契合。”
“在中國,為中國”
安捷倫在中國的創新秉持著“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它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過往安捷倫中國始終如一的實踐。陳亮指出,安捷倫有100%本土領導團隊,作為一家總部位于歐美的高科技公司,這樣的組織結構令團隊在本地化工作中占盡先機。他表示,2022財年安捷倫中國在生物制藥領域取得高速增長,而贏得市場份額的取勝之道歸結為這支強大的團隊的存在。
陳亮還描繪出了“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完整實施路線圖。“在中國,為中國”的1.0版本中,團隊既打造中國供應鏈與生產能力,也在全球化體系下逐漸增加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安捷倫的上海外高橋工廠是最早建設在上海浦東外高橋的標桿工廠,近期極大拓展了生產線規模。目前安捷倫主要色譜,光譜與質譜產品均實現國產化,未來會有更計劃已經有了部署,這是安捷倫中國全力支持“中國制造”升級之舉。
而進入“在中國,為中國”的2.0版本,陳亮認為,安捷倫要更緊密地以客戶為中心。與其它公司有所不同,安捷倫在中國部署的研發、生產、物流中心一切都圍繞客戶需求而進行。公司近期還重新打造了中國區解決方案中心和中國區數字化創新中心,以期能更好地滿足客戶對一站式解決方案及數字化轉型需求。
未來的“在中國,為中國”3.0版本,陳亮稱,要打造真正差異化能力以滿足客戶潛在需求。業內領先的售后服務保證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業績長虹,這與安捷倫成都打造的客戶服務中心能夠提供靈活送修服務,翻新服務,二手機融資購買服務等密不可分。安捷倫始終堅持以更高標準服務客戶的各類需求、增加數字化手段的應用提升客戶溝通效率和速度,建設差異化的服務能力。
中國是新世紀的全球聚焦。在中國的多年經驗使陳亮對這個市場的演變非常敏銳,他大膽預測中國的未來實驗室的藍圖,自動化、數字化、一體化、智能化、綠色化這五個現代化是未來實驗室的核心,它們將支撐多個產業高質量發展,必將為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未來的藍圖中,安捷倫將與有能力、有特色、技術領先的渠道伙伴全面合作共贏,優勢互補,共同打造“在中國、為中國”的未來實驗室合作伙伴生態圈,為中國客戶提供真正全面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從樣品前處理到質譜分析,數據一致性、高效到位的儀器維修服務,實驗試劑的配套以及人工智能自動化(例如機器人)等等。未來實驗室要在全方面的先進產品與量身定制的一站式服務做到完美融合,這就是安捷倫的愿景。
陳亮總結,未來安捷倫將繼續秉持基于中國發展的創新和客戶需求導向的創新兩大原則,植根中國,不忘初心,推動可持續的合作與創新,實現可持續的共贏,從而創造更美好的世界,這就是安捷倫不變的使命。作為一家信奉長期價值的企業,安捷倫把中國作為重要市場,通過本地投入尤其在基礎科學和重大應用科學領域的投入、全球化全面合作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升級,形成長期機制來確保安捷倫保持和發展創新力。
面對生物經濟新一輪的大潮,中國區總經理陳亮對此充滿信心,“機會屬于有準備的人,安捷倫實際上已經準備好了。”
關于安捷倫科技
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紐約證交所:A)是生命科學、診斷和應用化學市場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致力于為提高生活質量提供敏銳洞察和創新經驗。安捷倫的儀器、軟件、服務、解決方案和專家能夠為客戶最具挑戰性的難題提供更可靠的答案。2022財年,安捷倫的營業收入為68.5億美元,全球員工數為18,000人。
關注本網官方微信 隨時閱讀專業資訊
- 儀器聚焦丨熱點重點大盤點 儀器行業本周要點速遞(2024年第35期) 2024-12-28 11:30:38
- 儀器市場風云變化,想要準確把握市場脈動就要及時了解行業相關資訊。化工儀器網每周儀器聚焦將為您整理本周行業要點新聞和政策,讓你掌握最新行業動態!
- 工信部:促進數實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2024-12-27 16:55:33
-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印發《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要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加快產業模式和企業組織形態變革,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
- 廣州自研“成果需求生成算法”,精準匹配科技成果和技術需求 2024-12-27 16:51:36
- 近日,廣州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廣州)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成果需求生成算法”成功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備案審批,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定位為“產業科技大數據AI平臺”,致力于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 重慶公示自然科學基金和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專項立項清單 2024-12-27 14:42:36
- 日前,重慶市科技局組織實施了2024年度自然科學基金和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專項(重慶市科技發展基金會)項目。立項建議經市科技局辦公會議審議通過,擬立項項目187項,現予以公示(詳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4年12月27日至2025年1月3日。
- 科學技術普及法完成首次修訂! 2024-12-27 13:01:46
- 日前,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今天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是科學技術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來首次修訂。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